与李伟的访谈
与 李伟 的访谈(原版)。
廖育卉:对您来说,什么是摄影?
李伟:就是拍照片。我所感知的世界,生命中经历的时间,所见过的人们,我通过摄影来记录下来。
廖育卉:您是否可以写一段个人简介?
李伟:我一九七六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,2001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,专业是通信工程。现工作和生活在北京,做自由摄影师。
廖育卉:说说您个人的一些与摄影有关的故事或者经历?如何走上摄影的道路?
李伟:我在大学读书时候,对摄影开始有兴趣。后来工作几年后,辞职做了自由摄影师。
廖育卉:您如何评价您的工作?您给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样的定义?
李伟:最近拍摄了我家乡内蒙古的一组照片,纪录了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。
廖育卉:您可以谈一下您的拍摄技巧及手法吗?
李伟:我使用Mamiya RB67相机,彩色120胶卷进行拍摄,拍摄的人像和景观都比较安静。底片在扫描后会做简单的调整。
廖育卉:您以上描述的技术技巧及手法在您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吗?还是您更重视作品本身和它所传达出的信息?
李伟:我更重视作品本身所传达的信息。
廖育卉:您是怎样接近陌生人的?您会去询问他们是否接受被拍摄吗,还是试着不被注意时采取摄影?他们的典型反应是怎样的?
李伟:有的会简单聊几句,有的也没打招呼就拍了。
廖育卉:您在中国工作的时候,您认为相对于外国的摄影师而言,作为一个中国人- 并且因此具备一定的隐蔽性,是一个主要的优势吗?
李伟:隐蔽性,我觉得没那么重要吧。拍照是个明明白白的事情,很多外国摄影师在中国也拍出很棒的作品。
廖育卉:很多摄影师指责今日纪实摄影的实际情况,您是否认为纪实摄影今日面临一个严重的危机?为什么?您觉得有什么可能解决的这个危机的方法?
李伟:我没想过纪实摄影危机什么的,安心拍自己的照片,我也管不了太多。
廖育卉:对您来说,中国现代摄影是否与西方不同?如果不同的话,中国现代摄影与西方现代摄影有什么相异之处?您又如何解释它们之间的差异?我们是否可以用“中国派”来称呼中国现代摄影,还是对您来说,当今的摄影已在全球形成了一种综合化和一体化?
李伟:肯定不同。我相信摄影还是有地域属性的,从拍摄的内容到文化差异。
廖育卉:您的看法很有意思。我最近访问了几十个摄影师,他们的看法与您相反。他们的看法是:尽管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,中国与西方的摄影实践大致是相同的。您是否可以更深入的与我们谈谈您的看法?还有,您所提出的地域属性这个问题,我觉得这个论点很重要,您可以更深入地与我们谈论您的观点吗?
您所提到的文化差异,对您来说,最主要的文化差异(点)在哪里、哪方面、有什么样的不同、如何的不同?它们差异、分别点到底是什么、在那里?
李伟:摄影的基本作用就是反映社会现实,中国现代摄影肯定多是关于中国的照片,对我而言这区别于欧洲的摄影,美国的摄影等。另外谈到到文化差异,例如东方的审美更喜欢禅意,我想很多摄影师的文化底蕴还是很中国的。
廖育卉:对您来说,中国现代摄影最近几年来有什么转变?您又如何描述中国近期的摄影历史?
李伟:我理解中国现代摄影,从解放后作为新闻宣传工具,再风光摄影,再纪实摄影,到现在逐渐成为更加个人,更加多元化的表达。
廖育卉:您喜欢中国现代摄影哪些方面?不喜欢哪些方面?
李伟:很多观念摄影我不喜欢,感觉是在胡扯。
廖育卉:您是否可以更深入,更仔细的与我们谈这一点?您指的是什么?为什么?
李伟:好的照片会有那种影像震撼力的。很多观念摄影看上去没什么意思,就是生搬硬造,不看文字阐释不知道拍的是什么,看了文字阐释还是搞不清楚弄什么。
廖育卉:您有什么摄影希望或梦想?
李伟:只能谈个人,希望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,把我照片拍好就成。
廖育卉:对您来说,选择住在大城市是否是发展摄影事业的基本条件?或-例如通过因特网-居住地域已不再是一个束缚的选择?
李伟:北京和上海,肯定对于摄影发展有促进,有更多的展览可以开拓视野,有更多的艺术活动。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地域已经不再那么束缚了。
廖育卉:以您的看法,对一个摄影师来说,拥有博客或个人网站重要吗?您认为博客或个人网站需要安装多种语言,如:英文吗 ?您认为因特网如何促成了或能帮助中国现代摄影的发展?
李伟:我认为挺重要的,博客或者个人网站是别人了解你作品比较快捷的方式。从上面可以得到丰富的信息。
廖育卉:您如何描述中国的艺术界及摄影界?在中国经常有艺术、摄影展览,节庆,活动等吗?您可以描述专业界和商业界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?
李伟:艺术界和商业界我都不知道。
廖育卉:您对中国现代摄影的参考来源是什么?
李伟:摄影图书:纸上纪录片系列,已出版侯登科《麦客》,骆丹《北方,南方》等。摄影博客:任悦的1416教室。
廖育卉:您是否可以告诉我们您特别欣赏哪(些)位中国摄影师及其原因?
李伟:吕楠。摄影就像修行,我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力量。
更多消息请参阅李伟的个人网站。